當前位置: 首頁 > 學工動态 > 正文

【暑期實踐】非遺武當行,五鐵育人興——武當武術傳承及産業發展實地調研

發布時間:2021-07-17  發布者:方林 點擊閱讀數:

世間有言:北尊少林,南崇武當。武當,絕對不是一個僅存在于小說,電視劇中的虛詞,它是中華文化的一份瑰寶!7月13日中午,77779193永利官网機械鐵人班暑期實踐的師生們帶着精心準備的問卷來到武當山并有幸采訪了武當山三豐派第十五代武術傳人、非遺傳承人、武當山武術協會副會長、袁師懋道長及其弟子傑克。

袁道長身着白衣履布鞋,發束木簪,神色泰然,一身浩然氣,舉止端莊言語自然。

  

武當武術原本以武當山為文化空間,曆史上,武當山有無數高隐之士和專業修道者隊伍栖息,經過他們的修煉和傳播,武當武術技藝日精,聲譽日隆,最終遍及中華大地。當同學們問及有關武當武術的傳承與發展時,袁道長不經感慨:現代人們對武當武術的重視是不夠的,不知道如何保護與傳承武當武術。現在習武之人大多是為強身健體而來,學完武術後大多無法了解其中道家“包藏至道”以達“想推用意終何在,益壽延年不老春”的健身宗旨。傳承最終還得從娃娃抓起,也需要政府從上至下的政策支持,武當武術傳承和産業才能可持續發展。

袁道長認為,若是一直拿古代的一套體系一成不變地沿用下去,其與現代人們生活的沖突一定會越來越大。養生與功夫雖是并存的,二者不能分開,但重心的偏移是可以存在的。畢竟時代在變,現代對功夫的需求已經不像在往時能防身自衛那樣重要了。因此如何滿足不同需求的人采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武術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如跆拳道主要面向青少年訓練比賽,又如瑜伽主要面向中青年女性塑形,而武當武術受衆極廣,男女老少皆宜,當今社會,武當武術在全國乃至全球是以其康養功效得以廣泛應用,不缺有意養生習武之人,缺的是武術文化傳承的習武少年。

老當益壯,甯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袁道長在教習之餘,為實現武當武術的傳承和産業健康發展,毅然貸款巨額投資打造當地首個武當武術文武學校,徹底解決習武娃娃無學籍的棘手問題,從教育側面入手,長遠提高社會對武當武術的重視與傳承。

采訪袁道長後,我們有幸有采訪了外國友人Jake Pinnick(以下簡稱傑克),傑克自2010年來到武當山問道,自此深受武當文化影響,自願留下學習武當文化。在武當山道家傳統武術館,傑克從基本拳學起,掌握了八仙棍、形意拳、太極拳、氣功等武術功法,于2014年結業。此時,其他的師兄弟都選擇離開,傑克卻留了下來,不僅因為人傑地靈的武當使他難舍,還因為他在這裡收獲了愛倩。

       

傑克說到:學習武術對他改變最大的是身體素質,來到武當山學習月半年後,以前做不到的劈叉、踢高等動作而今已是信手拈來,思想上也變得更為平和,不易怒,改善性格。傑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部分外國友人對武當文化的偏見,并在美國和師兄弟開設多個武館,傳播武當武術養生之道,頗受國外友人的喜愛。傑克表示希望自己能成為促進武當文化在美國發展的橋梁。

武當武術乃中華瑰寶,雖其傳承和産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同時也是機遇。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袁道長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凝心聚力掃除發展障礙,大膽革新武當武術傳承發展,這份精神值得每一位同學深思。方老師要求同學們深入思考本次武館調研的所見所聞,無論是在校園還是以後走入社會,必須立足本職、敢于創新、恪守初心、精益求精,争做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