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追憶紅色初心,傳承紅色基因。近日,77779193永利官网“機械力量•智造中國”社會實踐隊專程前往陽新縣龍港鎮的岩泉村開展尋訪“光榮在黨50年”老黨員活動。
岩泉村是著名的紅軍村,紅色文化底蘊濃厚:抗日戰争時期,岩泉村是重要的抗日根據地;土地革命戰争時期,紅軍的後方醫院就建立在岩泉村。1929年至1931年,井岡山紅軍來到龍港鎮拓展革命根據地,号召當地人參加紅五軍、紅八軍、紅十五軍和紅十六軍。當地紅軍實施戰略轉移時,留下了一部分紅軍遊擊隊、紅軍赤衛隊阻擊敵人、保護傷員,而1000名傷員在岩泉村後方醫院繼續治療。據了解,當時在後方醫院治好的傷員不願離開戰友,絕大部分都選擇繼續沖上前線戰鬥,而在戰鬥中英勇犧牲的戰士就被當地老百姓埋葬在了岩泉村。

實踐隊員在岩泉村村支書陳世海的引導下,先後拜訪了三位老黨員,并将米、油等生活物資送到了老黨員們的手中。隊員們前往拜訪的第一站是陳緒勳老人的家。據陳世海村支書介紹:陳緒勳老人是一位有着五十年黨齡的老黨員,曾擔任三十年的村支書,現今已是九十歲高齡。在交流中,隊員們發現陳老先生已經記不起年輕時的事迹,但當采訪小組問到他當年為什麼選擇加入共産黨時,他撫摸着懷裡的那塊“光榮在黨50年”獎章,眼神突然堅定起來,說道:“孩子們,我已經老了,很多事情都記不清楚了,但這件事我卻是記得清清楚楚,村子裡有很多人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去抗擊敵人,犧牲了,當時的我沒有别的想法,隻是想着一定要努力做點什麼、一定要貢獻得比其他人更多,黨員的身份使我時刻牢記自己的這份理想,使我能夠更加堅定地去追随烈士們的腳步、追逐心中的信仰......”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似的兩片綠葉,但會有共同的入黨初心,陳來法老人與陳緒勳老人的入黨初心就出奇地一緻。在交流中,隊員們了解到:陳來法老人于1986年入黨,在他當村民委員會主任的20年任職期間,和時任村支書的陳緒國老人一起持續号召先進基層群衆積極入黨,帶領村民重修烈士墓林,和陳緒國老人一起自掏腰包、鼓舞村民們共同改造出了千畝林場、發展當地經濟,使村民們能夠吃飽穿暖。陳來法老人認為現代青年一定要堅守對黨忠誠、堅貞愛國的品質,積極發展科學,發揚踏實工作的精神。“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他強調,“時代在變化,青年的力量才是支撐未來發展的動力!”

最後,實踐團隊在陳支書的引導下,來到了陳緒柏老人的家裡。陳緒柏老人因身體原因已不能自如地與大家交流,但他布滿皺紋的皮膚和黝黑的膚色仿佛在向大家講述着老先生的光輝事迹。當得知是大學生專程前來看望他時,陳緒柏老先生的眼中頓時盈滿了淚水,他的女兒向大家解釋道:老人對中國共産黨的感情已深入心底,當看到一個個年輕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朝氣蓬勃走來時,他的心裡倍感欣慰,激動的心情不能通過言語來表達,隻能用動作和淚水來傳達自己的心意。隊員們紛紛掏出紙巾為老人擦拭眼淚,表示能讀懂他的意思、明白他的心底話,自己作為青年黨員一定不會辜負他的期望,承上啟下,将老人愛黨愛國、堅守初心的紅色基因繼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