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學院新聞 > 正文

【回眸2023】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2023年十件大事

發布時間:2024-02-02  發布者:張成俊 點擊閱讀數:

77779193永利官网以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助推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帶領全院師生開拓創新,凝聚起了推動學院内涵式、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

一、主題教育:激活學院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落實主題教育總要求,開展主題宣講、專家輔導和座談調研等活動,先後組織專家學者、管理幹部、優秀校友進學生社區,解答師生訴求千餘人次,讓師生深感受到主題教育的成效。學院黨委順利完成換屆,組織師生黨員赴中山艦紀念館、洪湖湘鄂西革命紀念館、湖北科技館等地開展研習交流活動,受到湖北教育新聞媒體報道,《千錘百煉——鐵人班》被推薦參評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學生第四黨支部獲評校級樣闆黨支部。

二、師資建設:獲評全國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2023年梅順齊教授領銜的“先進制造與紡織裝備教師團隊”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是學校曆史性的突破,是教師思政與産學研融合的成果。學院緊密圍繞紡織裝備研究凝練學院研究方向,與華中科技大學長江特聘史鐵林教授達成柔性引進協議,作為優化設計方向學科帶頭人參與後面的項目規劃與申報工作。

三、科研項目:立足行業特色服務國家發展需求

2023年學院獲得省級、行業協會科技成果獎勵5項,其中湖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利金獎1項。學院科研到賬連續6年超過1000萬元,其中2023年科研到賬超1700萬元。獲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武漢市知識創新專項基礎項目。

四、論文專利:基礎研究和工程能力穩步提升

2023年學院高水平論文水平進步較大,C類以上的高水平論文40餘篇,其中中科院一區Top文章今年有4篇,數量與質量均較去年有一定幅度的增長。學院授權發明專利數量持續增長,2023年授權發明專利數量約60餘項。

五、教育教學:實現國家級成果新突破

繼2022年得2門湖北省一流課程之後,2023年學院獲批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1門,湖北省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課程1門,實現了國家級一流課程的突破。2023年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育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六、學科競賽:大學生創新賽事成績斐然

2023年77779193永利官网承辦了湖北省第六屆中國高校智能機器人創意大賽湖北區域賽,31所高校單位、338支隊伍、千餘名師生現場賽同台競技,展示機器人創新成果。2023年機械學子榮獲A+類賽事國家級二等獎1項,A類賽事國家級獎項58項,省級競賽獲獎達100餘項。

七、國際交流:學術會議和人才培養持續推進

2023年學院承辦第六屆IEEE機械工程與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來自40餘所國内外高校的20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讨機械工程領域的熱點與難點問題,深入剖析智能制造核心技術,交流機械與制造的典型案例,分享并研讨最新科研成果。學院邀請東南密蘇裡州立大學王少軍教授、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琚兆傑教授到我院進行學術交流與指導。學院四名教師分别赴俄羅斯、新加坡進行學術交流。5名研究生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俄烏白留學計劃”項目,已赴俄羅斯開展為期一年的專業學習。

八、學術生态:搭建多元平台,開拓學術視野

2023年學院承辦第七屆中部機電學院(系)院長(系主任)聯席會,組織了三場中部專家學者學術交流報告,學院入選湖北省機電工程學會副理事單位。學院利用假期廣泛聯絡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并聯合成功舉辦“紡織裝備”專題學術沙龍,圍繞與紡織産業鍊裝備智能化發展主題,對紡織裝備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術創新和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分享和讨論。2023年學院邀請長江學者李文龍教授、劉銀水教授、國家優青宋波教授等一批高水平專家學者到學校進行學術講座和指導。

九、平台建設: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紮實推進

梅順齊教授主持的“高端紡織裝備先進制造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入選2023年度地方高校“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簡稱“111計劃”)。2023年學院積極引進高水平人才團隊工作,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吉耶夫·弗拉基斯拉夫榮獲湖北省政府“編鐘獎”。俄羅斯青年學者溫德拉赫獲批湖北省“百人計劃”人才項目,聘請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謝爾蓋教授為兼職教授。

十、培養發展:考研升學率持續穩步提升

學院23屆畢業生實現報考率、升學率和就業率三提升,其中升學率較去年提升6個百分點,考研學霸宿舍等先進個人和集體受到長江日報等媒體關注和報道。學院就業工作連續兩年入選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典型案例,一篇入選2023年湖北省高校生涯教育典型案例。


Baidu
sogou